流涎可从脾肾治
作者/张泽生
本文摘自《张泽生医案医话集》(1981)
介绍:张泽生(1895~1985) 男,汉族,字扫尘,号树霖,江苏丹阳县人,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、中医博士生导师,主任医师。16岁跟师同邑名医张伯卿,三年后又拜清末御医、孟河马培之高足贺季衡为师,学业结束后,在丹阳县城挂牌行医。新中国成立后,参加联合诊所。1956年,江苏延请省内名老中医,先生被特邀主持中医内科工作,为江苏某院脾胃病专科的创始人。编著《张泽生医案医话集》并撰有论文24篇。
仪征县有一位中医师,50余岁,患口生清涎,已历五、六年,中西医多方治疗未效。
当时症状,舌下终日有清涎上冒,从下唇外流不止,甚则胸前要用围布,心中如火燔灼,而口不欲饮,腰部觉冷,饮食大小便如常。脉沉细,苔薄白,检查大便无寄生虫卵。精神病院诊断为类似癫痫,以往曾用温肾滋阴、运脾和胃诸法未效。我院门诊某医师要我会诊。
余当时忆及《内经》有云:“五脏化液……脾为涎,肾为唾。”
从肾虚则水泛不摄,脾虚则统摄失职之例立法,因久病服水药不便,用成药缩泉丸合香砂六君丸,和匀吞服,嘱服一月,口水已大大减少,嘱其再服三个月复诊,以后未见再来。
成人口生清涎,曾见于中风或癫狂。单独此症,尚无经验。当时见其有两点可疑之处,口生大量清涎而腰部寒冷,故认为病在脾肾。脾为涎,肾为唾,是脾不摄涎,肾水上泛所致。缩泉丸乃是治小溲频数之方,现用以治口涎多,亦属异病同治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安联配资-股票配资资讯平台-10倍配资公司-配资手机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